大款
发布时间:2014-2-26 8:22:12 浏览次数:272

 一、案例背景:

      七年级地理下册学习的是区域地理,学生通过亚洲、日本、东南亚的学习,对区域地理的学习方法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学生已初步具备读图分析一个国家地理位置和地形特征的能力和具备从各种统计图表提取、分析、归纳地理信息的能力。
      二、案例主题:
      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二章第三节是《文明古国—印度》,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已有的知识结构我在印度的地理位置和地形特征等方面的教学中,事先设计相关的学习任务并以地理“导学案”的形式呈现给学生,利用地理“导学案”引导学生读书读图,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变被动学为主动学,让地理课堂更高效。
      三、案例过程:
片段一
师:我们已经学了亚洲、日本和东南亚,学会了如何分析一个国家的地理位置,那印度在哪里呢?请大家看地理导学(教师事先设计与准备并在课前分发)
展示学习任务一:认真观察图7.31、7.34,说出印度的地理位置和邻国位置。
(1)印度的地理位置
a.半球位置:从南北半球看,位于      半球,从东西半球看,位于   半球。
b.纬度位置:印度大部分在        纬线和        纬线之间,          (纬)线从其中部穿过,所以大部分属于        带。
c.海陆位置:位于        洲南部、南临       洋、东临        湾、西临       海。
(2)找出邻国位置
东北部与                 国家相邻,西北邻         国 ,东邻         国、        国。南与岛国        隔海相望。
我让前后桌四个同学进行讨论,合作完成学习任务一中的相关内容。话刚一落下,全班同学就讨论开了。而我巡视整个教室,悄悄地走到学生小组中,倾听学生的讨论并适时地给予指导。讨论结束后,我请两三个学生上讲台利用相关地图对学习任务一中的每一个该掌握的知识进行说明,并让其他同学充当评委进行评价。最后我总结“不管学习哪一个国家的地理位置重点都是找出重要的纬线和周围的海洋与相邻的国家。”
片断二
师:先与学生共同复习地形的五种基本类型及其特点,并抛出问题“请大家思考:如何利用分层设色地形图描述地形的特点与地形的分布特点?”
这一问题一抛出,全班沉默了,我看到这一情况,鼓励大家说到“同学们,请先别着急,再想想,如若真的无从下手的话,请先完成地理导学中的学习任务二并进行小组讨论,比一比哪一小组更有效率,答案也更准确,更规范。”
展示学习任务二:读图7.34“印度的地形”,完成下面任务
(1)查找并标记喜马拉雅山脉、恒河平原、德干高原、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
(2)总结印度地形分布特点:印度北部为       山脉,中部为      平原,南部是面积广大的    高原。印度的地形特点是地形类型以         地形为主,大部分地区地势       。                                 
     听到这话,全班又讨论开了,我又一次参与到小组讨论中。我发现,这一次学生的讨论更激烈也更投入,似乎都想着尽快地把问题的答案找出来。很快就有了结论,我请一位学生代表上讲台指着图进行回答“首先应该看图例,确定哪种颜色表示的海拔高度,颜色越深,表示海拔越高,平原用绿色来表示;地形分布特点通常描述为哪个方位有什么样的地形类型,地形的特点则通常描述为‘地形以什么类型为主’”然而我发现该学生在指图的时候,不管是山脉,还是平原高原都只是指着某一点来进行说明。为此,我首先肯定了该生的回答并指着地图补充到“山脉在地形图上是用线来表示,而高原平原是用面来表示。似懂非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