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进生的成因与对策
发布时间:2014-1-18 11:59:40 浏览次数:270

浅谈中学数学后进生的成因及对策

 [内容摘要]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在培养学生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同时,在数学方面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却越来越多,是什么原因导致了他们成为了数学学习中的后进生呢?本文通过对所授班级数学成绩不好的学生现状及从主观和客观上分析导致学生后进的原因,并提出了对后进生进行教育的几点对策,旨在帮助他们树立信心,提高数学学习成绩。

[关键词]后进生;数学;成因;对策

实施九年义务教育,也就是在普及初等教育的基础上,每一个小学毕业生都享有普及初级中等教育。“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我国对新时期教育工作提出的总的指导方针。显然,我们的义务教育作为基础教育必须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每一个学生得到全面、主动、健康发展。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学生两极分化的现象特别严重,在数学方面尤为突出。如果教师不及时加以引导和解决,就会导致一系列不良后果,后进生就会逐渐增多,教学质量将得不到有效提高。

因此,面对这样的学生,我们教师肩上的担子很重,我们要找出原因,扭转局面。帮助他们树立信心和提高他们的数学学习成绩成了我们的重要使命。在此,本人结合所授班级数学成绩不好的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总结,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导致学生后进的原因分析

(一)个人因素

1.学生的意志薄弱

意志是为了实现学习目而努力克服困难的心理活动,是学习能动性的重要体现。由于初中数学知识比小学的抽象多了,内容和难度也相应增加了,大部分学生学起来感觉困难,因此学生很容易产生害怕和退缩情绪,特别是意志薄弱的学生,就很有可能知难而退。这时,教师如果引导不好,很容易导致学生害怕学习数学,不想学数学,这时,思维不能得到相应时期的发展,久而久之,就很容易出现后进生。

2.学生的自信心不强

后进生由于在数学课上长期自觉和不自觉地感到受冷落,他们内心深处大多都很自卑,总认为自己升学无望,无心向学,自暴自弃,缺乏自信心。因此,他们缺乏上进的思想,表现为上课不愿听讲,对教师提出的问题置之不理,对老师布置的练习和作业漠不关心,更谈不上课后复习巩固,对数学也就越来越陌生。他们从没想到要提高自己,充实自己。就算到了考试时,他们也缺乏竞争意识。他们大多数抱着无所谓的态度参加考试,考前不愿认真复习,考场上“临时发挥”,马虎应付,考后更不注意总结反思。长此以往,造成恶性积累,加剧学习的困难,最终丧失学习信心。

3.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不强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是学习活动的重要动力,学习数学也是如此。从现代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学习兴趣与学习的关系主要表现在,当学生对某门学科产生学习兴趣时,他就会产生力求掌握知识的理智感,集中自己的注意力,采取积极主动的意志行动,使心理活动处于积极状态,从而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反之,兴趣不强则不利于学生学习成绩的快速有效提高。对数学缺乏学习兴趣的学生上课几乎很难集中精神去认真听课,更不用说去认真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随着数学知识的日益深入,导致了听不懂教师在说什么,他们最后而不得不选择放弃。

4.学生的知识结构系统不完整

与小学数学相比,初中数学教材结构的逻辑性、技巧性更强。学生个体差异比较大,有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发展快一些,有的则慢一些。并且,部分学生课前不预习,课堂上又忽视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只注意结论,总是死记硬背公式,不能灵活运用各种公式。他们有疑问也不及时向优生请教,又不问老师弄清楚。学习效率低下,重点把握不准,因此他们成绩总停留在较低的水平上。长年累月,学习上造成一个恶性循环,导致数学学习成绩后进。这些同学对数学知识的认知水平低,理解、思维能力较差,知识结构不合理,缺乏系统性。由于没有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他们不能为连续学习提供必要的认知基础,他们的所谓掌握仅停留在表象上,所以遇到难一点的问题,他们的思维就会转不过弯来。

(二)其它因素

1.课程设置的难度加大

    从课程设置来看,从小学到初中不仅仅是学科上的增多,各学科的难度也都加大了,大部分学生一直难以适应,难以调节。与小学相比,初中的数学知识的深度、广度及能力要求都是一次较大地飞跃,对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和理解能力的要求有显著的提高。这对于那些在小学紧靠机械模仿或简单重复训练得到高分的同学来说,学习数学就会感到非常的吃力,有的甚至会出现畏难情绪。

2.教材知识的衔接紧密

相对于小学数学而言,初中数学教材的衔接更为紧密,联系更为密切,前面所学的知识点往往是后边所学知识的基础。这时,如果学生对前面所学的内容达不到规定的要求,或某方面的数学知识存在漏洞,或没有形成良好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技能和技巧,又没有及时采取相应有效补救措施,就不能及时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就造成了连续学习过程中的薄弱环节,跟不上集体学习的进程,最后导致学习落后。比如,很多同学对法则、公式、定理一知半解,死记硬背,结果是他们一遇到要稍微“转弯”的题目,他们就望而却步。因此他们的学习也就事倍功半,收效甚微,导致成绩逐步下降。.

3.家长的正确引导不够

家长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言行在相当程度上影响着子女。农村学校的学生大部分来自知识层次较低的家庭,家长由于自身文化较低,他们不知道如何耐心细致地去辅导孩子,只要知道子女的成绩不好不打则骂,导致孩子认为学习是一种沉重的负担,逐渐对学习失去兴趣;有的家长的工作忙对子女的教育疏于管理,重视不足、关心不够,对其又不闻不问,任其发展,时间久了,孩子对学习也不再重视了;有的家长还存在着“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思想,他们过于强调数学的重要性,强迫子女加班加点学习,从而让学生产生了一种逆反心理。这些学生由于缺少正面的引导,都导致了学生的数学学习成绩差。

4.教师对后进生的关注不够

  教师对学生的公正,是教师职业道德的要求,只有热爱每一个学生,学生才可能得到尽有可能的发展。教师对学生的公正,要走出的误区就是对优生的偏爱和对差生的歧视。但是,很多老师还不能走出这误区。有些数学教师歧视弱势群体,对成绩不好的同学漠不关心,将教学精力集中在“尖子生”上,对后进生的转化缺乏措施,不闻不问,致使后进生不能提高;有的甚至讽刺谩骂学生,致使学生讨厌老师,甚至厌恶数学课;也有的教师为了学生更加重视对数学科目的学习,过分强调数学的重要性或者过度宣扬学习数学的困难,导致有些学生对数学产生敬畏感,最后也成为了数学学习中的后进生。

二、对后进生的数学教学对策

数学学习后进生产生的原因既有个人因素,又有其它因素。由于数学学习后进生的原因错综复杂,我们只有摸清原因,对症下药,才能解决困难。结合班上农村中学的数学后进生的现状,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笔者认为应注意以下对策:

(一)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求知欲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对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是,由于初中数学多为抽象、枯燥的,学生学习起来往往感觉无味,这就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在课堂上,我们要适当合理地根据课本知识创造条件,巧妙联系实际创设问题情景,用激励手段鼓励后进生,采用直观教学手段,引导亲自动手操作,让后进生也能积极主动参与数学教学活动并让其体验到成功的愉悦,让他们做到教中参与,练中自觉,让他们也紧跟着教师的思维,循序渐进,步步深入,为培养他们的良好的学习兴趣奠定基础。例如:我在教七年级数学中“正数和负数”这一节时,我刚开始上的时候是直接给出正数和负数的概念,学生虽然能掌握,但是总觉得学得很沉闷。后来,我在另外一个班上课时,我改变了教学方法。我首先给学生出示个画面,“在哈尔滨冬天的一个早晨,小张戴着帽子、围巾,穿着厚厚的羽绒服,正在雪地里艰难地行走,大片大片的雪花不时地落在他身上。如果你是天气预报员,请问,此时此刻的温度是多少?”“零度以下10摄氏度。”“零下15摄氏度。”等等,同学们争相回答。虽然“天气预报员”的误差较大,但在同学们的模仿中,用了“零度以下”或“零下”的字眼,这就比较自然地引出负数的概念。如此导入,给学生以新、奇之感,以“趣”引路,以“情”导航,把僵化的课堂教学变成充满活力的学习乐园,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吸引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变“苦学”为“乐学”,既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提高了学生的求知欲。

(二)做好中小学数学知识的衔接,形成良好习惯

初中数学与小学数学不同,数学知识的衔接越来越紧密,章节之间的内容联系也更为密切,因此学生要把每个知识点吃透,才能在以后的数学学习中得以牢固发展。对于刚上初中的学生,特别是后进生,由于他们的思想还停留在小学阶段,对教师的依赖性还很强,不懂得要自觉主动的学习,课前预习功夫和课后的复习工作都做得不到位。因此,教师要在学生刚踏进初中时就抓起,要培养他们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他们更快地适应初中的数学学习。在教学中,我们特别注重学生的预习、自学;在学习中要结合新课内容,加强旧知识的复习,注意知识的形成过程、结构和联系,也要注意启发引导,让他们自己动脑,引导他们分析问题,解答问题,并要随时纠正他们在分析解答中出现的错误,逐步培养他们自觉思考的能力;课后要做到自觉巩固知识要把握好每一个知识点,总结寻找学习的规律,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效率。

(三)鼓励后进生的学习,树立坚定的信心

后进生身处逆境,作为一名教师,我们更应多关心他们,接触他们,鼓励他们,帮助他们树立信心,而不是对他们有偏见。我们要让他们明白困难是暂时的,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在课堂时,遇到容易的题目时,我总是给机会他们表现自己,让他们感觉到成功的喜悦。 比如:能够圆满地回答老师的一次提问,能正确的解出一道习题,都算是小有所成。因此,教师教学中应该“宜广不宜窄,宜浅不宜深,宜慢不宜快”的原则。课堂要面向全体学生,精讲多练作好个别辅导,作好分类指导,这样可以使班里的后进生跟得上。从而使学生都尝到学习数学“成功”的甜头,进一步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如在“同类项”教学中,将原教材中的同类项概念,分成二个步骤进行教学:先讨论“所含的字母”完全相同,再研究相同的字母的指数相同,从而降低了起点,便于后进生理解掌握这一知识,利于树立他们学习的信心。

从心理学角度讲,十几岁的青少年都有强烈的好胜心理,而且在他们成功时,由于心理上得到欣慰和满足,很容易接受别人的引导和鼓励。他们在成功中信心倍增,学习热情自然也就是高涨。自卑消除了,信心也树立了,自然就愿意学习了。

(四)做好家长工作,共同营造良好氛围

学生成长过程中,家庭的因素至关重要。后进生的学习仅需要学校教师和同学的帮助,也要得到家长的关心支持。从我与本班后进生的家长的联系情况来看,有部分家长认识不足,他们认为孩子能完成初中学业拿到毕业证就行。针对这种情况,我认为,要教育好孩子,应先与家长沟通好,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此时,我主要通过电话与家长沟通,让他们更加了解他们的孩子,也可以利用给家长一封信的形式,要求家长对孩子的关心要注意方法,既督促其认真学习,又要鼓励他们进步。对后进生取得的成绩要予以肯定、表扬。使他们能在一个好的家庭中愉快学习,不断发展。

(五)提高教师素质,积极改进课堂教学

教师要充分信任每个学生的学习潜能,调动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强调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人人参与,改变后进生被忽视的角色。在教学中,我们要承认差异,请清差异,因材施教,分层要求,让后进生在每节课中都学有所得,做到不歧视后进生,不忽视后进生。对数学学习有困难的学生,通过形象直观的手段,生动活泼的方法,丰富多样的活动,激发其学习兴趣,让他们乐于学习和参与。在教学过程中,还应渗透学法指导,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总之,在大力推进改革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的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我们教师应该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把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看成是教育工作中的重中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