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趣——提高教学效果的源泉
发布时间:2014-1-15 10:38:16 浏览次数:244

【摘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激发、保持、强化和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是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效果不可忽视的问题。一旦学生的兴趣激发出来,数学教学就能达到事半功倍之效。

【关键词】激发兴趣;保持兴趣;强化兴趣;培养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能激发和引导人们的思想和意志去努力探索某种事物的底蕴,直接促进其智力的发挥和学习效率的提高。孔子说得好:“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一旦学生的兴趣激发出来,数学教学就能达到事半功倍之效。而对于抽象思维能力水平还不高的初中生来说,如何提高教学效果从而有利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激发、保持、强化和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要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所谓教学情境,是指一种具有一定困难,需要学生努力克服,而又是力所能及的学习情境。教学实践表明,只有那些与学生“最近发展区”相适应的教学情境,才具有强大的吸引力。教育心理学认为:兴趣是“力求知识探索某种事物的心理倾向”。而事实上,有强烈兴趣动机的人比兴趣一般的人更能积极主动地寻求知识或从事某种活动,并取得良好效果。对于学生来讲,只有对学习的内容感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激发丰富的想象和积极的思维,自觉地调动全身心的力量投入到求知的过程中去。学生兴趣的激发来自对他们感观的刺激,无论是“一张足够大的纸,对折五十次后有多高”对学生学习乘方的启发,还是“从一只装有四个红球和一只黑球的不透明袋子里摸一个球,摸得结果怎样?”对统计概率的形象感知等,都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较好的方法。限于农村的条件,多媒体课件的缺乏,但自制教具是不难做到的。例如讲八年级实验教材(上)第二章第一节“数怎么不够用了”时,设置一个挑战性的问题:用两个边长为1的小正方形,剪拼出一个大的正方形。要求课前师生共同设计不同的剪拼方法,课堂上师生齐动手操作,化静为动,动静结合,直观生动地展示图形的形成过程。通过具体的剪拼和交流,不仅理解了所有拼图的共性(面积为2),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精神,而且为后面讨论“大正方形的边长是否为有理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了课堂的气氛。难怪同学们说这样的上课方式才有趣。

其次要善于保持学生的兴趣。学生的注意力常常不稳定,容易分心。当学生的兴趣被激发后,老师还要善于保持学生对问题的兴趣,如果不这样的话,学习的积极性就会下降,学习效果就不太理想。这时候比较好的办法就是加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不仅要求学生亲自参与动手,而且采用激励性的话语鼓励学生思考。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生从事课堂内容的动作演示时,就能把脑中的一些区域的活力激发出来,并加深对内容的理解。我们常说:越是抽象的东西,越是反映事物的本质,而越是抽象的东西,越是看不到事物的本质。在可以“反映”和可以“看到”之间,我们应该选择:是否“反映”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否看“到”。不能看到,趣在哪里?数学是抽象的,抽象的东西不会有趣。因此我们需要回归具体,回归原生态,让数学更加直观。仍旧继续上面的例子,为了展示同学们的不同剪拼方法,通过调板在黑板上演示,亲口告诉其他同学所得图形的形成过程,画出图形,并用不同的方法说出大正方形的边长a满足的条件(用面积或勾股定理得出a2=2)以及探究出边长a是不是以前学过的有理数。这样为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氛围中共享成果,又使同学们用已有的知识去构建知识,学会“用数学”思考问题,真正感受无理数产生的实际背景和引入的必要性,亲身体验“学有价值的数学”。 数学学习需要过程,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这个过程是有趣的,过程比结论有趣。数学结论是确定的,确定的东西不会有趣。因此,我们需要引导学生经历数学发生、发展的过程。

再次,让学生体验成功的乐趣,以强化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认识的提高,困难的克服,最终要使他们能看到自己付出劳动后所取得的成绩,感受到成功的乐趣。初中生情绪不稳定,甚至一次考试的失败也会使他们的学习热情一落千丈,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因人而异,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使基础好的学生有奋斗目标,基础差的学生看到希望。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对学生的进步要给予肯定,从而使学生获得舒畅的心情,稳定的学习情绪,保持学习积极性。尤其要抓住学生的微小进步,及时地加以肯定和表扬,使他们觉得数学不但不可怕,而且很有兴趣很容易学,从怕上数学课直至爱上数学课。实践证明,学习兴趣的确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提供了强有力的推动力,使学生取得好成绩,这种结果又反过来强化了学习兴趣,使它产生更大的效能,为学生提供更强的推动力量。另外,教课时一个良好的结尾方式也有助于强化学生对学习的内容的兴趣。考虑到初中生在一节课上大约有20—30分钟时间思维处于活跃期,而一节课后半段特别是临近结束时,思维反映较慢,甚至进入“休眠期”,创设一个好的结尾,对完成整节课的教学任务也很重要。这个时候,老师要恰当地根据教学内容,科学地设计结尾方式,把教学内容融入到里面去,就可以强化教学内容在脑海中的印象。可以采用学生自己“总结交流,效果回收”或设置悬念。就本节课而言,同学们已经探究了边长a不是有理数,知道“数真的又不够用了”,临近下课时老师巧妙点拔“不是有理数的数到底是什么数呢?下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这样的结尾,既为下节课作好了铺垫,又吊足了同学们的胃口,同学们课后不“偷偷”地看下节内容才怪呢。

最后,培养课堂外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其实,从长远来看,要使学生觉得学习数学不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其根本的办法还是要培养学生在课堂外的兴趣。毕竟在课堂上,老师只是在诱导学生学习的兴趣,但这样的作用只是暂时的,当失去老师这个外因的刺激后,学生学习的乐趣就会下降得很快,如果培养学生在课堂外学习兴趣的话,那么就给老师在课堂上更轻松地上课和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做到这一点也不难,只要注意培养学生在课堂外面的学习主动性,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课外通过调查、访问、查资料等办法解决。毕竟课堂外的生产、生活实践中蕴含着丰富的学习资源。当学习资源与已有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相联系时,学生才会对学习感兴趣,也唯有此时,数学才是活的,富有生命力的。同时在应用知识解决问题时,发现一些不能解决的问题,又反过来激励学生探究更多的东西。这样既体现了学习数学的意义,感到学的是有用的数学,充分体验到数学的魅力。同时,一旦有了某种知识就能解决很多问题时会让学生感到自己很有力量,也激发他们爱数学、学数学、用数学的热情,从而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一般说来,激发兴趣,靠应用价值,靠游戏,靠动手操作;保持兴趣,靠不断产生的适合学生最近发展区的问题;强化和培养兴趣,靠成功与失败的交错作用,靠问题的挑战,靠对数学的体验,靠数学本身的魅力。总之,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关键是如何去创设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能唤醒学生的求知欲,能让学生沉浸在轻松愉快、主动参与的教学活动情境中。这样,学生才会越学越有兴趣,使兴趣真正成为提高教学效果的源泉。

【参考文献】

《中学数学课程标准》

周赫:《新教材疑难问题研究与解决》

蒋爱华:《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裴光亚:《答青年教师问》